常州走出的当代工业名人查济民先生

发布时间: 2023-01-03   



坐落在常州青果巷的刘国钧先生故居里,有一间简朴而又雅致的卧室。这里的主人,就是刘国钧先生的乘龙快婿——香港著名实业家、香港大紫荆花勋章获得者查济民先生。


一、实业巨子  常州起步


查济民出身于浙江海宁袁花镇一个文宦世家,其父亲在世时已家道中落。在亲友的资助下,查济民考上了浙江甲种工业学校(浙江大学的前身)印染专业,以最高名次毕业后,就职于上海达丰染织厂。

 1932年,19岁的查济民到了常州大成二厂染部任技师。为了与外国企业竞争,富有远见的实业家刘国钧先生尽力更新设备,先后增添了封闭式煮布锅、染色机、氧化元车和八色印花车等各类染整设备20余台。查济民认真钻研业务,很快熟悉了各类机器设备的性能,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,保证了所有新购设备的正常运转。至1934年,大成二厂成为当时常州最大的印染企业,日产各类色、漂布20002600匹,行销广东、四川、湖北以及东南亚等地。其产品名气很大,在当时,倘若布店无“大成蓝”布出售,则该店会被视作没有实力。

查济民忠厚诚实,精明能干,为刘国钧先生所赏识,着力培养他成为印染方面的专家。1936年,刘国钧派查济民赴日本最先进的京都染织厂实习一年,查济民没有辜负重托,在日本潜心钻研,虚心向老师、书本、日本同行学习,终于成为一名技术全面、经验丰富的一流印染专家。学成回国后,查济民把全副才学运用于工作实践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漂染环节的关键难题,把产量、销量都提高了5倍,大成二厂由此成为江苏印染企业的龙头老大。由于漂染环节的成功,使得大成纺织染公司顶住了不景气的年头,在短时期内资产扩大了8倍,在全国引起轰动。  

经过长期接触,刘国钧认定查济民品行端正、好学多思、技术精湛、富有领导和决策才能,堪称难得之人才,决定把长女刘璧如许配给他。193612月,查济民与刘璧如喜结良缘。

对于刘国钧先生的知遇之恩,查济民感念极深。他曾充满感情地回忆在常州的难忘岁月:“总经理,也是大股东的刘国钧先生,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实业家,他精打细算、刻苦钻研,开明而且能用人。我在他那里学到了经营企业的要旨,学到了管理工作的精华,刘国钧先生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师傅!”

这人生的第一课,让查济民终身受益。在此后几十年的海内外创业历程中,查济民创造性地继承并完善着刘国钧先生杰出的经营思想,不断壮大的查氏集团成为这种经营思想的丰硕成果。查济民的创业精神源自常州,多年来又通过他反哺了常州的许多企业和企业家。

二、钟情纺织  心系名力

查济民一代人的财富积聚,大多为时代左右,受时间煎熬,如火中取栗。因而,其进退往往慎独有序,眼光独到而在于长远,其一生涉猎行业甚广,但对纺织情有独钟。

上世纪90年代初,当时国内普遍认为纺织业是“夕阳产业”,因此大多数人并不看好。但查济民则在某次来常州时告诫大家“吃饭穿衣总少不了,只要用心,决不是没得做。”

受岳父刘国钧的影响,查济民对民族纺织业极为看重,70多年痴情不改。到香港定居后,时时挂念内地纺织工业,把相当部分精力和大笔金钱投注于兴办地方企业、造福桑梓上。在常州这个“第二故乡”,他就于1996年与国棉二厂合资成立了常州名力纺织有限公司,投资总额2959万美元,注册资本1418万美元。当时,该企业率先引进国外生产和管理标准,引进世界先进的机器设备,生产出多个新品种,对常州乃至周边地区的纺织产业影响甚大。


现任名力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慧英,在1993年赴深圳招商时邂逅查老,从此相识,在事业上得到提携的。回忆起查济民办“名力”,她感触良多,“查老的事业起始于纺织,纺织亦成为他毕生的珍爱。即使在许多人打退堂鼓时,依然情有独钟。”“查老的远见、决断、坚韧都是我辈的楷模。”企业成立后,查老几乎每年都要到企业来看看,有时到上海、浙江去也会转道来常州。到企业后,最先看的必是生产现场,即使在其90高龄行动不便时,也要坚持坐轮椅巡视现场。

上世纪90年代初,查济民曾表示过,纺织工业目前虽然局部有困难,可是这些困难都是由于管理和技术不够所产生的。看到了这个症结,他对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尤为看重。叶慧英曾受查老委托赴日本参观,看到日本纺织企业有很高的生产效率,对大家的触动很大。随即,查济民就请了日本专家来名力,“直到现在,企业还常有日本纺织专家来指导,企业发展相当快,这主要是查老的功劳。”

一件事令叶慧英印象深刻。2年前,查老专门从国外邮寄来一个包裹,里面是件女式外套,查老在电话里告诉她:在国外看到此衣的面料极其柔软,特地买回作为样品,希望“名力”对其研究。“查老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的人,年岁那么大,依然关注着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。”

查济民曾说过,赚钱只是市场经济中的指标而不是目的,对事业成败的责任感和如何使事业健康发展,才是最重要的。“名力”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。从1996年创办至今,公司累计实现利税总额2亿多元,出口创汇1亿多美元,连续被常州市评为“外商投资十佳企业”,成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前五十强的“排头兵企业”,曾获“全国百家明星侨资企业”、“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”等荣誉,可谓办得非常成功。但企业的利润,均用于扩大再生产,查老和其家族分文不取,造福桑梓。

查氏集团在常州投资手笔之大、影响之远,为常州人津津乐道。20003月,查氏集团在常投资创办了港华化工有限公司,从事酞菁类染料、染料中间体、整染助剂等产品生产。该公司成立以来,年均利润千万元以上,人均创业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。


三、意存职校  造福乡梓


和同时代的一批商贾巨子们一样,查济民从战火中赤脚走来,以直觉行商,以情义交人,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崇尚文字、看重教育。至晚年更是看淡贫富,古道热肠,投身社会事业不遗余力。

查济民不仅在外地出巨资成立有“桑麻基金会”、“求是科技基金会”等,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的科学技术创新。就常州而言,查老同样倾注心血。

当年,刘国钧十分重视职业教育,交结社会贤达,创办职业学校,对职工进行文化与技术培训,建一所正规的职业教育学校一直是其心愿。1989年,女儿刘璧如、女婿查济民为实现国老心愿捐赠创建了常州市刘国钧职教中心。开办之初得到了华夏基金会和刘氏家庭的大力资助,华夏基金会注入50万美元,而刘氏家族则捐赠100万美元设立了教育纪念基金,将每年产生的利息供学校建设和奖励师生之用。后美元一度利率走低,查济民便于1993年提出对100万美元的基金实行保息,即当年利息不足5万美元,由其补足,同年,查济民又追加10万美元,使基金本金增至110万美元,这样每年的利息就保持在5.5万美元。至今,该基金已产生70多万美元的利息,每年该校有160多名师生从中受益。查济民还先后向该校赠送了教学设备、交通工具等。

  “查老穿着朴素,爽朗豁达、言语随和,根本感觉不到是位大亨。”后改名为刘国钧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王亮伟告诉记者,查济民先生虽然不是基金会成员,但每次开理事会议他必然列席,且听得非常仔细,最后总能对学校发展提出关键性的设想。“一次查老搭住我的肩,详细询问新校区的建设情况,字字中肯,如邻家老者。”

  “不仅仅是捐钱,关键要将国老的精神流传发扬。”查济民曾这样表示。在常工院的一次讲演中,查济民说,“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工业家,技术一定要与管理相结合。他谨记了老丈人刘国钧的名言——懂管理又懂技术是第一等人才,懂技术不懂管理是第二等人才。其次为实践与理想要结合。最后一个更重要,今天面对市场经济社会,我们的发展一定要与市场结合,你不能说市场上不要的东西你能制造算是厉害,一定是市场上需要的东西你能制造出来,你能用各种办法,你能结合技术管理把它弄好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对于刘国钧职教中心,查老提出:不仅要培养初、中级人才,还要培养高技能人才。他建议将市场管理、经济管理引入学校,让专业设置接轨市场,培养高质量的学生。另外还与刘璧如出资,请来英国里兹大学机电学专家讲学,全市高职校及中专校的教师都来听讲。在查老和学校的努力下,常州的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。

在常州教育界,查济民先生声誉很高。但查老为人低调,刘国钧职教中心、常工院等学校多次想聘其任名誉校长,查济民均婉言谢绝。

刘国钧先生的传记作家高进勇,对查济民的人品修养也赞叹不已,他计划为查济民写传,多次征求意见,查老都笑着拒绝:“活着不要写,死后随你怎么写。”据他了解,希望给查老写传的大有人在,但查老秉持低调,一概婉拒。


教育之外,查老在常州还有不少的社会事业投入。如1982年,常州修缮文笔塔,查济民、刘璧如伉俪欣然出资34万元人民币,这在当时是笔很大的款子。天宁寺的修缮,贤伉俪也予以大力资助。

四、眷恋常州  情谊永在

查济民从常州走出来,是常州的骄傲,更是常州人民敬重的老朋友。

常州市委市政府对查老充满了敬重之情,只要与查老有关的事情总是认真对待,尽力办好。如在青果巷刘国钧故居的政策落实问题上,因为种种原因多年未有进展,后在市政协、市委统战部、市侨办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,终于使故居得以归还。事成之后,常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在江南春宾馆国宾楼举行“刘国钧故居产权证交接仪式”,市领导郑重其事地向刘国钧的子女代表刘璧如、刘汉栋递交故居产权所有证。又如名力公司成立后,由于原常州厂方迟迟未将旧设备腾让出来,影响了名力公司的生产。市侨办及时进行协调,使问题得到解决。

查老与常州市历任领导始终保持着友好交往,在互相尊重、理解、信任的基础上增进了友谊,不仅有公事方面的交往,也不乏亲密的私交。市领导每次到香港参访,查老夫妇都会热情地把客人邀请到家中聚谈并招呼子女们出来会面。如20043月,“常州-香港经贸洽谈会”在香港举行,其间,市委书记范燕青、副市长张力航及市侨办负责人等应邀前往愉景湾查老家中作客用餐,查老特地赠送了一套“求是基金会纪念册”,那是他捐资4000万元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光荣见证,也是查老最看重的荣誉之一。常州客人回赠了常州特产乱针绣品。饭后,查老和查太陪同客人在花园里散步,范燕青书记向二老介绍了常州经济、社会事业发展的最新情况,并表达了寻求与香港有效对接、产业互动、利益互惠的强烈愿望,查老当即表示:香港与常州的合作方兴未艾,查氏集团在常州投资取得了满意的成果,他愿意进一步扩大在常州的投资力度,拓展新的投资领域,为促进常州经济腾飞作出努力。双方相谈甚欢,依依惜别。

查老去世时,常州市委、市政府发出的唁电中说:“查济民先生一生爱国、精勤不倦、奋斗不息……查济民先生在常州投资的名力纺织有限公司和港华化工有限公司、创设的刘国钧职业技术学校欣欣向荣,为常州的经济建设、对外开放和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卓著。查济民先生将受到常州市委、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永久尊敬和怀念。”

查老对常州怀着特殊的感情,岁月流逝,光阴如梭,几十年前生活过的江南古城,在查老心目中已然诗化。常州东门外白家桥,毗邻大成二厂,留下了查济民和刘璧如早年生活的甜蜜回忆,1992年,查老充满深情地写下一首诗《偕璧如同游常州》:“白家桥畔立多时,浑忘沧桑不忘痴。六十年前旧游地,春风桃柳两心知。”

出生诗书世家的查老,从小耳濡目染,“惟生性爱好,婚后因妻璧如深爱古典诗词,故常偷闲共读”。二十多年来,他用诗词酬唱这种风雅的方式,与常州的两位同辈诗人钱小山、钱仲易昆仲保持着亲密往来。钱小山是刘璧如儿时的诗词老师,钱仲易则是重庆大明纺织染公司的秘书科长,三人之间,诗词交流,互相濡染。钱仲易为他们的友谊写下了数十首诗,字里行间表达着对老友的倾慕。1988年秋,查老收到钱氏兄弟的诗词合集《埙篪集》,欣然而作《喜得埙篪集》:“七十老翁方学诗,铿锵喜读集埙篪。毗陵巴蜀风尘迹,地北天南一样痴。”前不久,钱家后人为刊印钱仲易诗集,请查老题签书名,查老和查太欣然提笔,各题签了一幅“尘痕韵语”寄到常州。循着冥冥之中的缘份,查老把最后的墨宝留给了常州。

查济民先生是常州的永远骄傲,他爱国爱港、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,他不畏艰难,勤俭创业的精神,他高瞻远瞩、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,他切合中国实际的企业管理思想,他关怀乡梓,抚恤贫弱的爱心,他朴素无华、亲切平和的作风,深深地印刻在常州人民的心中。

(本文来源于常州市侨商投资企业协会网站)



打印